自由思想十诫

一、凡事不要抱绝对肯定的态度;
二、不要试图隐瞒证据,因为证据最终会被暴露;  
三、不要害怕思考,因为思考总能让人有所补益;  
四、有人与你意见相左时,应该用争论去说服他们,而不是用权威去征服,因为靠权威取得的胜利是虚幻而自欺欺人的;
五、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权威,因为你总能找到相反的权威;  
六、不要用权力去压制你认为有害的意见,因为如果你采取压制,其实只说明你自己受到了这些意见的压制;  
七、不要为自己持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是独特看法;  
八、与其被动地同意别人的看法,不如理智地表示反对,因为如果你信自己的智慧,那么你的异议正表明了更多的赞同;
九、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费更大力气;  
十、不要嫉妒那些在蠢人的天堂里享受幸福的人,因为只有蠢人才以为那是幸福。
——伯特兰德.罗素——

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Dan计划:重新定义人生的10000个小时

 
 

Sent to you by Richie via Google Reader:

 
 


一、

1985年,芝加哥大学的Benjamin Bloom教授,出版了一本重要著作《如何培养天才》(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他研究的是,如何在青少年中发现未来的天才?

他调查了120个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包括音乐家、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却得到了一个有点令人尴尬的结论:天才无法在青少年时期发现。

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普遍适用的指标,暗示这个孩子将来会成才。智商IQ测试与将来的成就,根本就没有相关性。

但是,有一个变量除外。它与个人成就的大小,呈现强烈的正相关关系。Benjamin Bloom教授发现,所有被调查的精英人物,无一不是投入大量时间,刻苦练习。成就越大的人,似乎越勤奋,钻研业务的时间也越长。

他最后的观点就是: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二、

这个观点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学者跟进,从事后续研究。如果爱因斯坦不是天生的,那么我们能够训练出更多的爱因斯坦吗?

1993年,迈阿密大学的Anders Ericsson教授,来到柏林音乐学院(Berlin Academy of Music),将那里的学生分成三组:普通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卓越的学生。他想了解,最好的音乐家有什么共同点?

结果,唯一发现的共同点,还是练习时间的长短。

普通的学生,练习弹琴的时间,总计在4000小时左右;优秀的学生,大约在8000小时左右;卓越的学生,没有一个人低于10000小时。

他将这个发现写成论文发表,题目叫做《有目的的训练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网上可以下载到(PDF文件,5.31MB)。

三、

2008年,畅销书作家Malcolm Gladwell,将这篇论文写进了他的新书《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他概念化了原始论文的结论,宣称存在一个"10000小时规则"(10000 hour rule),即成功至少需要10000个小时的投入。

走红之前,甲壳虫乐队在酒吧中演出过10000个小时。

创立微软公司之前,比尔·盖茨编程超过10000个小时。

画家毕加索、音乐家莫扎特、篮球运动员乔丹,都有超过10000小时的训练。

......

这本书出版后,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

四、

2009年,一位名叫Dan McLaughlin的人,读到了这本书。

他是一位商业摄影师,但是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没有兴趣。他想要改变人生。这本书启发了他。

30岁生日的那一天,2009年6月27日,Dan 决定辞职,开始为变成一个职业高尔夫球手而努力。

在此之前,他几乎没有打过高尔夫球,甚至对这项运动都没有太大兴趣。他的计划是,辞职以后,每天练习6个小时,一周练习6天,坚持6年,总计超过10000个小时,然后成为职业选手。

他把这称为"Dan计划"。

五、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想法太疯狂了。Dan的父亲和姐姐,都认为不可能成功。

但是,Dan不理会。为了保证想法能付诸实施,他积攒了10万美元,并且把房子出租出去,以便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2010年4月15日,他开始日复一日地练习,每个小时都做好记录。

一个普通人,能不能放弃现在的人生,重新开始另一种人生?Dan就在做这样一个试验,一个从未有人做过的试验。

在这样的年龄(30岁),没有任何基础,从零开始练习,坚持6年,一开始就做好详细的统计,并且按照科学的方法不断调整,最终成为一个职业选手。

他能成功吗?

六、

Dan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说:

"99%的可能性,我不会成功。但是,这没关系。我的真正目的,是想看看如果不断投入时间,一个普通人可以走多远。"

"如果我能变成一个职业高尔夫球手,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他们的人生道路就会多出许多选择。这个试验的结果,并不在于我个人的成败。而是让人们看到,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如果我真的在某项事业上投入10000个小时,我就已经成功了。"

"我在测试人类的潜力。"

他想证明"10000小时规则"背后的思想: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严格的自律和高强度的付出。

成功的秘密,根本不是秘密,那就是不停地做。如果你真的努力了,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的要优秀得多。

七、

Dan建立了个人网站theDanPlan.com,每天更新。

截止今天(2011年4月16日),他已经练习1402个小时,还剩下8598个小时。

他正在用自己的行动验证:即使一个普通的灵魂,只要勇于追求和拼搏,也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完)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许知远:内在的恐惧

 
 

Sent to you by Richie via Google Reader:

 
 


作者:许知远

艺术家艾未未被捕,党因为自身的恐惧,要制造出更多的恐惧,窒息人们的想象力。

叶琳娜·波纳,苏联杰出的人权活动家,曾回忆斯大林时代的一段往事。她父母的一位共同朋友被捕了,母亲拒绝相信所谓的罪行,父亲则「用奇怪的、恳请的语气说,我又怎么能不相信?」是啊,党是一切的仲裁者,它设定历史规律、决定是非、定义美丑,占有你的生命与灵魂,难道它不能判定你有罪吗?

二零一一年的中国与一九三零年代的苏联都占据着世界舞台的中心,都被认定是为历史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它们的辉煌也都是建立在粗暴的践踏个人权利之上的。当然,此刻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的说服力与威吓力早不能与斯大林时代相比,更与毛泽东时代相去甚远。叶琳娜·波纳的父亲只能做出这无奈、自嘲式的叹息,而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的母亲高瑛则会说「上断头台也支持他」,所有听过艾未未的名字的人都不会相信中国政府「经济犯罪」的指控。

没人再相信党,但党仍决定一切,它似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它的发言人先是对外国记者说「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什么法律也保护不了他」。但记者质询艾未未的被捕时,它的发言人又说,这是依法调查,外人无权干涉中国内政。它关押着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解雇自由派编辑,拘捕网络活跃分子,而现在是艾未未,一位闻名世界的艺术家,一位共产党第一代革命者的后人。二十多年前,小说家王朔曾希望用「我是流氓我怕谁」的痞子话语来结束意识形态语言,但现在党的发言人则直接说「我是流氓我怕谁」。

是的,它似乎什么也不怕,管你来自美国、欧洲的批评,你能奈我何。它又觉得四面楚歌,维稳经费已超过了军费,再没比这反映出这个政权的特质——它防卫自己的人民有甚于外部敌人。一位村长的意外死亡、大学生的一点点独立思想、一位艺术家的直言不讳,都让它颤栗不已、过度反应。

因为自身的恐惧,它要制造出更多的恐惧。恐惧可以消除人们的思考,打破他们的联结,窒息他们的想象力,当每个人都是孤零零的原子时,即使遭遇再大的压迫与苦难,也只能默默承受。

「我们觉得特别无力」,在谈起艾未未时,一位二十八岁湖南青年对我说。我明白他的意思,你看,即使你是艾青的儿子,你在年轻人享有教主式的影响力,你的名字出现在《纽约时报》上,西方的政治人物为你呼吁,但你仍可能被随时抓起来。而如果你是个普通人呢,你看到社会不公,你心中残存理想,但你所有的美好愿望可能在县城里的派出所就被摧毁了,没人知道你的悲惨遭遇。

谎言与暴力,一直是极权体制的两个主要支柱。在过去的十年里,它们在中国社会的力量都在生长。一套新的谎言系统正在形成,它以民族主义、东方复兴、中国模式的名义出现,它在对外事务上颇为有效,却无法应对国内问题,暴力则更频繁的出场。一九九二年后的中国曾变成某种「天鹅绒监狱」,全球化、市场改革、市民空间都是柔软的天鹅绒。但现在,冷冰冰的钢铁栏杆再度显露出来了。

比起这个钢铁栏杆,我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脆弱,恐惧则不由自主的钻入我们的内心。这种恐惧有时还以纵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整个中国社会表现出的消费浪潮、年轻一代对于时髦之物的迷恋,都像是另一种逃避,我们假装这个压迫的体制不存在。这恐惧代代相传,还追随着你到世界各地。一年前,我在伦敦的Waterloo 车站听到一对中国年轻恋人的对话,他们二十岁出头,一看就是这里的留学生。当男孩子谈起他在网上看到天安门事件,女孩子突然压低声音对他说:「你小点声,不怕将来回不了国了。」当王丹前往剑桥演讲时,很多中国学生不愿意坐在前排,担心被人记下来,对将来回国不利。要知道,他们还是相对富有好奇心的一群人。

我不知道如何清除这恐惧,因为它也伴随着我。它与历史、与教育、与中国社会弥漫的气氛都息息相关。但历史总是出人意料,它在无能与绝望之时,经常迸发意外的希望。

埃及的变化带来希望

在被捕前不久,艾未未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采访时说,他对于这个政权已然绝望,他劝年轻人学好英语,移民国外。相似的建议也曾发生在二零零七年的开罗,埃及最著名的电影导演Youssef Chahine也是对一名英国记者说:「过去,我劝年轻人,不要移民,我们需要你,这个国家很美丽,现在,我对他们说,快走吧,这里腐烂了,你留在这里,也会腐烂的。」

模拟常常不准确,但埃及的变化,的确暗示历史的意外之处。

□ 《亚洲周刊》二〇一一年第十六期


© caonim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要翻墙,用赛风
使用Google Reader的读者请猛击这里。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imes+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翻墙技术知识,请阅读GFW BLOG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